環保設備用電量智能監控裝置有哪些
“嚴把環保關口,推進綠色發展” 、“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而2019年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如何在這關鍵時刻打贏這場戰爭,成為了各地區政府關注的重點,而其中對于重污染排污企業的監管情況則成了打贏這場攻堅之戰的重要一環。
環保設備用電量智能監控裝置有哪些
環保壓力大
到2020年三大保衛戰具體指標:全國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Ⅰ、Ⅱ類)比例達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15%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減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環保設備用電量智能監控裝置有哪些
一、環保工作取得的成績
1、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 年下降22.7%
2、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9.6%、34.3%、27.7%。
3、全國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7.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8.3%。
二、環保監察的難點
1、企業數量多,行業類別多,工藝錯綜復雜。
2、僅僅只有少數有組織排放的規模化大企業納入了自動監控,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監管手段。
3、缺乏重污染天氣下應急響應和對停產、限產、錯峰生產企業的有效監控手段。
4、對于企業環保監管,缺乏有效的監管指標和預警手段。
5、監察人員有限,監察力度要求又非常大,無法避免漏查問題。
空氣和水質都有穩步改善,這些改善依賴于無數環保設備的安裝運行以及環保部門加強監察力度。接下來如何更有效的監督環保設備正常運行從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形成長效機制也是即將面對的問題。
三、解決方案
通過對污染防治設施用電實時監控,實現對企業生產運行無死角、全流程、差別化、精細化管理,達到變人防為信息化技防,從事后處罰到介入式執法,徹底扭轉傳統依靠人力、經驗及部分排污在線數據進行現場核查的狀態,將有效提升全區企業污染防治設施規范運行水平,為環境監管開辟更加切實、有效的監管方式。
1、架構
系統將可以通過PC瀏覽器、平板、APP訪問和在線支付無人值守。云端統一部署,升級方便快速;客戶不需要安裝客戶
2、無死角監控
系統對排污和治污設備進行不間斷用電監控,判斷啟停時間點,能夠進行排污治污聯動監控。
3、異常管理和申報
企業生產或排污要按計劃進行申報和管理,一旦超出計劃外的任何啟動和停止狀態,系統就會自動發出預警,進行短信和APP推送。
4、停限產執行監控
可以制定停產和限產計劃。在停產限產計劃內,對排污和治污設備做有限制的啟停計劃,超出計劃外則報異常。
本平臺適用于環保重點監管企業,如化工、制藥、造紙、冶煉、能源生產等行業,方便環保監察部門對排污企業實現監控與管理。
AEW100無線計量模塊主要用于計量低壓網絡的三相有功電能,具有RS485通訊和470MHz無線通訊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用電監測、集抄和管理。可靈活安裝于配電箱內,實現對不同區域和不同負荷的分項電能計量,統計和分析。
ADW400 環保監測模塊主要用于計量低壓網絡的三相有功電能,同時可選擇最大四個回路的電流輸入,具有RS485 通訊和470MHz 無線通訊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用電監測、集抄和管理。可靈活安裝于配電箱內,實現對不同區域和不同負荷的分項電能計量,統計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