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类似“寻梦”的期待,我们开始了寻找圆明园文物的尝试。千里之外的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固然有举世皆惊的精华之作,甚至无名之作等待与后人偶遇重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出自这座“万园之园”的“名门之后”。在名园肇建300周年之际,作如此的寻找与梳理,我们尚不苛求所有文物悉数回归,只是希望从中可以回望这个“逝去”多年的人类奇迹的一鳞半爪。
【探访】
京城寻找圆明园文物
或许就在一座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里,或许就在莘莘学子朝夕相处的校园中,或许就在空气中都弥漫着古书气息的老图书馆内,曾经的皇家物件就那样沉默地流落其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其实就在百姓身边。
颐和园:铜狮和麒麟
无论何时,颐和园里总不乏熙熙攘攘的游客,他们的目光在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却不曾留意身边一掠而过的排云门前的一对铜狮。那铜狮子硕大圆满,雕工精湛,稍加琢磨便知不是一般建筑应用之物品。这正是原本位于圆明园正门处的铜狮。
由于同是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旧物“寄居”颐和园,倒也并不扎眼。比如东宫门口的云龙石,比如仁寿殿前的铜麒麟等等。它们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与周边的景致融洽而和谐,尽管5位清帝接力修成的圆明园的地位要远高于仅仅作为慈禧太后养老之所的颐和园。挑剔地来看,竟品出几分落难公主“下嫁”的味道?